北京时间4月10日21时
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面世!
此前预期黑洞会形成一个类似阴影的黑暗区域,这正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
所以这张照片也代表着——
爱因斯坦又双叒叕说对了!
为什么要说“又”?除了黑洞、引力波,爱因斯坦此前提出的许多预言如今也已被一一证实。让人不禁发出疑问:难道爱因斯坦是从未来世界穿越来的?
小编——一个理科完全不行的文科生,不完全整理了一下爱因斯坦提出的其他一些预言,和大家一起领略这位大师的厉害之处。
引力透镜效应
2015年,经过对太空长达50年的观测,天文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首次捕获了来自一颗被星系团扭曲的爆炸恒星的图像,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宇宙物质的高度集中将形成强大的引力,能让穿过其中的光线发生弯曲,就像光线穿过透镜一样。
弱等效原理
2015年,利用快速射电暴不同频率光子到达地球的时间差,天文学家精确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弱等效原理假设。
穿越茫茫宇宙,两种光子几乎同时抵达地球。这好比在银河系甚至宇宙尺度重新做了一次伽利略铁球试验,爱因斯坦弱等效原理的正确性被证实。
引力波
2015年12月25日,科学家利用LIGO探测器探测到来自于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早在1915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力波的存在,并预言强引力场事件可产生引力波,比如黑洞合并、脉冲星自转以及超新星爆发等。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2017年,科学家们在太空中首次创造了“物质的第五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切割再组装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或是探测引力波的重要手段。
1920年,爱因斯坦以玻色关于光子的统计力学研究为基础,对这个状态做了预言。
引力红移
2018年,在持续观测了将近30年之后,天文学家观测到了黑洞人马座A*(也就是这次“事件视界望远镜”观测的另一个黑洞)身边一颗恒星S2的引力红移。这类现象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测一致。
虽然提出过这么多厉害的理论,但令人意外的是,爱因斯坦只获得过一次诺贝尔奖,可能是他的思想真的太超前了吧。不过,后来有很多人站在这位伟人的肩膀上,沿着他开辟的某一个理论,或是验证,或是发展,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获得的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证书
比如:
美国人密立根
192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的实验结果完全肯定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且测出了当时最精确的普朗克常量h的值。
法国人佩兰
192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研究布朗运动的过程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关于这个现象的数学理论,佩兰对布朗运动所作的测量进一步证明了爱因斯坦理论与实际完全符合。
美国人康普敦
192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5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光量子假说。1915年康普敦宣告,他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公式。康普敦效应的发现,有力地证实了光量子假说。
法国人德布罗意
192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现电子波粒二象性,发展了爱因斯坦的光子波粒二象性。
英国人科克罗夫特、爱尔兰人沃尔顿
195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利用人工加速的亚原子粒子进行原子核嬗变的开创性工作,验证了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
美国人赫尔斯和泰勒
199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现脉冲双星,间接证实了爱因斯坦所预言的引力波的存在。
德国人克特勒,美国人康奈尔等人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美国人魏斯、巴里什和索恩
201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引力波探测中发挥的先锋作用。
这样看来,似乎通过验证爱因斯坦的预言获得诺贝尔奖的还不是个例。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现在的世界会怎样?
相信黑洞、引力波也终将被人类探测到,但缺少了爱因斯坦的奠基和推动,发现的时间或许会被推后不少。
知乎作者“海上钢琴师”说,爱因斯坦为这个世界贡献良多。他的理论不仅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实践,更是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可以去到何等的地步,为人类的想象力开启了新的大门。
从广义相对论中得出的多维时空、宇宙大爆炸、黑洞、爱因斯坦罗森桥、引力透镜、引力波、时间旅行等概念,其宏伟壮丽远超以前人类的想象,不仅是天体物理学家们所寻找的目标,更是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人类的想象力自此扩展到整个宇宙,我们的梦想也从这颗小小的星球起航,直到宇宙的彼岸。
新民眼工作室 符强
综合自新华社、人民网、科技日报、知乎等
编辑 | 黄佳琪